灵活用工将成企业用工新趋势
2020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讲到,“中国有9亿多劳动力,没有就业,那就是9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9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现在,新业态蓬勃发展,大概有1亿人容纳就业,我们的零工经济大概能够容纳2亿人的就业,这就需要采取更多的,不仅是扶持的,是打破那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的政策,让更多的就业岗位成长起来。”
2020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北京调研灵活就业工作时强调,“要把支持灵活就业作为稳就业的重要抓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劳动者多渠道灵活就业。要充分发挥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互联网平台企业的作用,善于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改进就业服务,促进供需有效对接,切实促进就业稳定、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要适应灵活就业不断扩大趋势,研究制定相关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鼓励地方、企业大胆探索,为灵活就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政府更是多次发文支持发展多渠道灵活就业。
2020年7月15日,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明确强化灵活就业劳动权益保障,探索适应跨平台、多雇主间灵活就业的权益保障、社会保障等政策;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保费缴纳、薪酬等政策制度,支持建立灵活就业、“共享用工”服务平台,提供线上职业培训、灵活就业供需对接等就业服务。
2020年7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提出支持发展新就业形态,创造更多灵活就业岗位,指导企业规范开展用工余缺调剂,帮助有“共享用工”需求的企业精|准、高效匹配人力资源。
2020年11月28日国务院发布第七次大督查收集转办部分意见建议情况的通报,转办意见提出关于完善稳就业保民生政策措施的意见建议,其中建议有关部门探索建立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
……
在国家大政方针的引导下,2020年多地政府也陆陆续续开始推行“灵活用工”,北京、深圳、浙江、天津等地从用工形式、用工管理、保障机制、预防纠纷等方面都给予了灵活用工政策支持。
“灵活用工”将是未来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