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灵活用工了解多少?
灵活用工的前置条件,作为平台服务方必须拥有2选1核心资质,我想说的是,做这个事儿是有门槛的。
1、税务局委托代征代缴资质:
如果想开展业务平台方必须与税源地税务局签署《委托代征代缴合作协议》才可以做这项业务,现在使用普遍的税务局有海南、天津、湖南、河南几地等,随着时间推移和业务量的增加,这些地方的税务局也是越来越有标准,对申请代征资质企业的审查越来越严格。
2、人力资源资质:
这个资质也是支持的,两个资质都支持同一项业务,却是两种模式,外观相似不代表内核相同,本文阐述的内容主要是指代征代缴资质,而人力资源资质却存在一定的风险,请慎重。
两种资质不分大小,只有获取难度差别,这个难点主要因素有地方政策、税务局领导资源等,是代征代缴资质>人力资源资质,能拿到代征代缴资质说明这个企业不缺人不缺钱,背景肯定也不差。
从安全角度来看,尽量选择有代征代缴资质的企业作为平台方来承接业务。但人力资源资质是一种众包业务模式的必须资质,部分平台方是拥有两项资质的,这是极好的。
具体操作流程是什么呢:
①签订服务协议(线下),B端企业和平台签订服务协议。
②企业将结算款项及一定比例的服务费充值到平台(平台里企业在银行开立的账户),服务费一般为7%以上,6%增值税专票,其实相当于企业花了不到1%的成本,解决了票的问题,企业家都不傻,划算的,省钱又合规,是刚需。
③平台给企业提供6%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可以是3%或9%,甚至有13%的(主要是物流)。这个看具体情况提供,承担的服务费费率也不同。
④平台与自由职业者签订电子协议,一般是以小程序的形式进行电子签约。
⑤c端对b端企业进行服务(实际上都是服务后来平台发个钱而已)。
⑥平台将指定的税后报酬发放给用户,支持微信、支付宝、银行卡,大部分企业的付款方式占比为银行卡占比90%,支付宝占比6%-7%,微信占比3%-4%。其实微信、支付宝发放并不是很多。微信发放极为繁琐,体验很差,支付宝很便捷,体验非常好。部分社交电商企业用微信较多,具体看企业的类型和实际场景。
⑦平台帮助c端实现代征代缴,一般个税为0.5%—2%,一般政策下,3万以下免个税,3-10万为一个阶梯,10万以上为一个阶梯,10w以上是大部分税务局的敏感点,市场体量又非常大。
以上,业内的平台基本都是这个运作模式,不管业务层面如何衍生变化,核心是企业通过灵活用工平台给灵活就业者发放薪资,灵活就业者通过平台与企业签订电子协议,平台给企业开具增值税6%专用发票,形成完整的业务流数据流 合同流 发票流。
还有很多细节在里面,有感兴趣或者考虑灵活用工平台给灵活就业者发薪的企业可以随时联系咨询我们。有政府发放的委托代征资质,可以帮您解决您的难题。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