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油田废水处理采用传统的“物理过滤+生化处理”法,物理过滤采用核桃壳过滤器进行初级过滤,去除废水含油和SS等。生化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通过对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去除废水中COD。废水经初级过滤进入生化系统COD含量110~150mg/L、BOD含量50~70mg/L,B/C≤0.45。处理后废水COD含量60~80mg/L,总体去除率达到40%,但由于其可生化性一般,单纯靠上述方法很难再提升处理效果,不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中COD≤50mg/L的要求,需对现处理方法进行升级完善,提升COD去除率。为此在现场开展了电磁EM催化氧化法去除油田外排废水COD的深度处理中试研究。
1、中试工艺设计
1.1 中试原理分析
电磁EM催化氧化法是利用电磁切变原理,改变废水中水分子、有机污染物分子和离子氛团簇结构,改变被处理废水的理化、分子力学性质,增强臭氧在废水中的溶解性能,提高臭氧与有机污染物的反应效率。反应器内添加贵重金属催化剂填料,废水在电磁(EM)切变场及专用催化剂的作用下直接激发产生羟基自由基(•OH),其氧化还原电位E0=2.8eV,具有强的氧化性,可使废水中长链有机污染物化学键发生断裂,生成短链易降解有机污染物,大部分有机污染物被直接氧化降解为终产物CO2和H2O及中间态高活跃产物,从而有效去除废水中COD。
1.2 中试工艺设计
根据羊三木区块油田外排废水物性,试验工艺设计为两级三段。工艺流程示意见图1。
中试废水经提升泵提升至一级电磁EM催化氧化工艺段,此工艺段由3个催化氧化反应器串联而成。提升泵与反应器间设置EM发生器,反应器内添加贵重金属催化剂填料。通过射流泵对一级催化氧化发生器内废水进行循环,循环管道上设置EM专用射流器,臭氧发生器与其相连接,用于投加臭氧气体。含臭氧气体连同循环废水,在EM专用射流器反应器内混合后,分别进入3个催化氧化反应器,在贵重金属催化剂作用下,激发产生羟基自由基,在其高氧化电位作用下,部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发生断链反应形成短链易降解有机污染物,部分直接氧化生成CO2、H2O。
经过一级催化氧化处理后,废水已基本得到改性,形成存在大量反应活跃的中间态产物的改性废水,进入缓冲水池,经提升泵提升到二级催化氧化段对废水进行再处理,去除废水COD,处理后出水由末端反应器上端出水口排出。
2、中试效果分析
2.1 中试参数设计
为大限度接近生产实际,中试进水直接取自现处理系统出水,其COD含量60~80mg/L。中试设计规模500L/h,反应器内有效停留时间20min,含臭氧气体浓度130mg/L,大进气量500L/h。兼顾处理效果与经济性,分4个阶段优化进水负荷与臭氧量,每阶段运行周期10天。
2.2 中试分析
初始阶段进水负荷为设计负荷的60%,进气量500L/h,臭氧总投放量为216mg/L,其中一级进气量250L/h,臭氧投加量108mg/L,二级进气量250L/h,臭氧投加量108mg/L。全程跟踪试验装置运行情况,对终端出水COD含量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检测数据见表1。
分析表1数据,中试进水水质相对稳定,COD波动范围较小,平均值69.6mg/L。处理后废水COD平均值31.49mg/L,低值26.80mg/L,高值33.56mg/L。根据试验数据,对中试参数进行优化。为确保检测数据的可比性,此阶段只对臭氧投加量进行优化,其浓度保持不变,进气量调整为350L/h,臭氧总投加量152mg/L,较上一阶段减少64mg/L,其中一级进气量200L/h,臭氧投加量87mg/L,二级进气量150L/h,臭氧投加量65mg/L。继续运行10天,观察出水水质变化情况。中试出水检测数值见表2。
分析表2数据,中试进水水质没有出现变化,COD波动范围在63~80mg/L之间,平均值71mg/L。处理后废水COD平均值38.25mg/L,低值35.90mg/L,高值39.56mg/L。根据检测数据继续参数优化。中试进水量调整为满负荷,进气量恢复到500L/h,臭氧总投加量130mg/L,其中一级进气量250L/h,臭氧投加量65mg/L,二级进气量250L/h,臭氧投加量65mg/L,运行10天。中试出水COD检测数值见表3。
分析表3数据,中试进水COD波动范围依然在60~80mg/L之间,COD平均值67.9mg/L。处理后废水COD平均值37.80mg/L,低值35.40mg/L,高值39.75mg/L。继续对中试参数优化,进水量保持满负荷,进气量优化为350L/h,臭氧总投加量91mg/L,较上一阶段减少39mg/L,其中一级进气量200L/h,臭氧投加量51mg/L,二级进气量150L/h,臭氧投加量40mg/L,运行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