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创业者在上海注册公司的时候都会对于选择成为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而感到犹豫不决。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选择,这个问题对于初创者来说确实是一个难题,因为不同的纳税人身份可能会对公司的运营和税务负担产生不同的影响。
那么,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就给大家讲讲上海注册公司选择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者区别是什么

小规模和一般纳税人含义
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即小于等于500万元),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即不能正确核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


小规模和一般纳税人的区别
一、税务处理方式不同:一项只属于一般纳税人的优势
1、小规模纳税人:在开具发票、抵扣进项税额等方面相对较为简单。小规模纳税人只能使用普通发票,有收入就得交增值税,不能够做增值税进销项抵扣。
2、一般纳税人:在开具发票、抵扣进项税额等方面较为复杂。一般纳税人可以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可以使用普通发票.
二、税率和应纳税额计算方式不同:简易与复杂的选择
1、小规模纳税人:税率通常为3%,应纳税额计算方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2、一般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有三档:6%,9%,13%,根据不同行业而有所差异,行业不同税率不同。(例如:服务类行业默认是6%;有形商品销售或制造都是13%,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开超市,做电商,做进口贸易,开工厂等)
应纳税额计算方式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三、申报方式不同
小规模是按季度申报,一年申报4次;而一般纳税人按月申报,每个月都需要。

快创通提醒:
1、小规模纳税人可以转为一般纳税人。
2、一般纳税人不能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除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纳税人一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符合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可自行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资格。
注意:个体户是不能自行申请的,个体户在连续12个月开票额达到一定条件后可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资格。

以上就是关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别相关内容解答。在上海注册公司选择纳税人类型时,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评估,并在必要时咨询财会人员或代理记账机构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