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C2544协议简介:
RFC2544协议是RFC组织提出的用于评测网络互联设备(防火墙、IDS、Switch等)。主要是对RFC1242中定义的性能评测参数的具体测试方法、结果的提交形式作了较详细的规定。
测试标准
RFC2544中规定了许多测试不同网络设备的参数,以下主要对其中4个重要的参数进行概要的介绍。
(1) 吞吐量(Throughput)
·定义:被测设备在不丢包的情况下,所能转发的数据流量。通常使用每秒钟通过的数据包数或者字节数来衡量(MB/s) 。
· 作用:反映被测试设备所能够处理(不丢失数据包) 的数据流量。
设备能够无丢失地传送和接收到的帧信号的速率。 对于一个以太网系统, 吞吐率应该等于接口速率,实际上由于不同的帧长度具有不同的传输速率, 是吞吐率无法达到,越小的帧由于前导码(标准min 8Byte)和帧间隔(标准min 12 Byte)的原因,其传输效率就越低,如 1000Mbit/s以太网,对于 64byte 的帧,其数据吞吐率是 761.9Mbit/s,每秒可传输 1488095帧;对于1518byte 的帧,其分别是 986.9Mbit/s 和 81266帧/s。
(2) 丢包率(Lost Rate)
·定义:在一定的负载下,由于缺乏资源而未能被转发的包占应该转发的包数的百分比。
·作用:反映被测设备承受特定负载的能力。
负载状态下发送方发出但没有到达接收方的帧的数目, 一般都表示为帧丢失率, 即相对于总发送帧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接收方没有的包的个数/发包方的总发包数*100百分百。
(3) 时延(Latency)
· 定义:发送一定数量的数据包,记录中间数据包发出的时间T1,以及经由测试设备转发后到达接收端口的时间T2,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
对于存储/位转发设备: Latency = T2 - T1
T2:输出帧到达输出端口的时间;
T1:输入帧到达输入端口的时间。
·作用:反映被测设备处理数据包的速度。
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 直通转发(Cut-Through)
对于存储转发设备来说,
当输入帧的到达输入端口时,开始计时。 当输出帧的到达输出端口上可见时,计时结束。
对于直通转发设备来说,当输入帧到达输入端口时, 开始计时。 当输出帧到达输出端口上可见时,计时结束。
(4) 背靠背(Back-to-Back)
·定义:以所能够产生的速率,发送一定长度的数据包,并不断改变一次发送的数据包数目,直到被测设备不能够完全转发所有发送的数据包,这个包数就是此设备的背对背值。
·作用:反映被测设备处理突发数据的能力(数据缓存能力)。
验证的其实设备的缓存能力,使用内部帧间隔发送一串帧序列到测试设备,记录被测试设备转发的帧数量。如果记录的发送帧数量与转发的帧数量相同,帧流量串的长度被增加,测试返回。如果转发的帧数量少于发送的帧数量,帧流量串的长度被减少,测试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