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投资监管程序经历了一个逐步放宽的过程,从全面监管到简政放权。从2014年起,中外投资监管由对“核准为主”转变为“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简化了审核手续,实现更多权限下放。在今年1月6日,央行与外汇管理局决定将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由0.3上调至0.5,扩大了人民币跨境使用,促进跨境资金双向均衡流动。
一、对外投资涉及的中国境内核准,备案及登记总体流程
中国境内企业进行对外投资,需要取得三个主管部门的核准、备案或登记。分别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即相关地方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商务部及相关地方商务部门(以下简称商务部门)、相关地方外汇管理分局(以下简称地方外管局)。涉及国有企业境外投资行为的,除进行上述一般性的核准、备案及登记外,还需通过国有资产主管部门的项目备案审批。企业对外投资涉及的中国境内核准、备案及登记流程大体归结(如图二)
二、发改委核准和备案流程要求
根据《11号文》的相关规定,海外投资项目采取核准和备案两种形式,目前实行核准的管理方式于投资主体直接或通过其控制的境外企业开展的涉及敏感国家或涉及敏感行业的敏感类项目,核准机关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其他项目均实行备案管理。具体审批权限划分如图三所示。
境外投资备案需要变更资料的情况:根据《11号文》的相关规定,已核准或备案的项目,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有关情形发生前向出具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的部门提出变更申请:
(1)投资主体增加或减少;
(2)投资地点发生重大变化;
(3)主要内容和规模发生重大变化
(4)中方投资额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原核准、备案金额的20%,或中方投资额变化1亿美元及以上;
(5)需要对项目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有关内容进行重大调整的其他情形。
核心服务优势:
法规动态把握:紧跟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政策调整,确保项目严格遵循《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定制化投资方案:根据企业的特定需求和目标市场的特点,量体裁衣制定个性化投资策略及实施计划,保障投资安全有效。
全程无缝对接:从投资意向评估、项目可行性分析到备案材料准备与提交,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务,力求高效快捷完成备案手续。
风险识别与防控:依托行业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前预警并妥善处理潜在投资风险,助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中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