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司减资?公司减资对一个企业的影响究竟有多深?今天详细给大家理清其中的问题~
01什么是公司减资?“减资”是“减少公司注册资本”的简称,指公司依法对已经注册的资本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削减的法律行为。
减资依公司净资产流出与否分为两种:
实质性减资:
是指减少注册资本的将一定金额返还给特定或所有股东,这种减资方式能实现股东的退股。
形式性减资:
只是减少账面资本数额,注销部分股份,而公司财产并不相应减少,这种减资形式不产生资金的流动,往往是亏损企业的行为,旨在使公司的注册资本与净资产水准接近,故不能向股东作任何返还,也无法向他人划转资产。
02哪些情况下可以减资?
1.公司资本过剩
因公司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剩余资本,再保持资本不变,会导致资本在公司中的闲置和浪费,也增加了分红的负担。
2、公司严重亏损
此种情况会导致公司资本总额与实有资产悬殊过大,公司资本已失去应有的证明公司资产状况的法律意义,通过减资使二者保持平衡,以便真实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
3.减轻股东实缴的压力
公司设立时各股东的原有出资不当,导致认缴注册资本与实际资本严重不符,为股东埋下了潜在风险,而通过公司减资,结合股东的出资能力确定适当的注册资本,可减轻股东实缴压力。
4.解决股东出资瑕疵
股东的瑕疵出资需要通过减资重新调整或变更公司的注册资本和股权结构,发挥注册资本对公司资信状况的公示效应。
03减资风险提示
由于公司减资的程序较为复杂,容易出现以下风险:
1.未按要求形成相应的减资决议,或形成的减资决议存在效力瑕疵;
2、未按照要求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减资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供的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为便于审查通过,往往少填债务和财产。多数公司存在填写无债务的情况,故当出现公司不能按时履行债务时,该部分将成为债权人容易找到的减资瑕疵。
3、未按照要求在法定期间内通知债权人并公告,而未履行通知义务的情况下,公司债权人可以要求股东在各自收回出资的范围内对减资前的公司债务连带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4、未履行法定程序并经过工商变更登记有可能被认定为名为减资实为抽逃出资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