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成分
镍(Ni):24-26%
铬(Cr):19-21%
铁(Fe):余量
碳(C):大0.02%
锰(Mn):大2%
硅(Si):大1.5%
铜(Cu):0.5%
钼(Mo):6.0-7.0%
氮(N):0.15-0.25%
钛(Ti):大1.2%
磷(P):大0.03%
硫(S):大%
物理性能
密度:8.1 g/cm³
熔点:具体数值未提供,但通常在1300-1400℃之间
机械性能
抗拉强度:650 N/mm²
屈服强度(RP0.2):295 N/mm²
延伸率(A5%):35%
耐腐蚀性能
应用领域
热处理和冷加工
热加工温度范围为1200℃~900℃,冷却方式为水淬或快速空冷。
固溶处理温度范围为1150℃~1200℃,适宜的温度为1170℃,厚度大于1.5毫米的材料水淬,厚度小于1.5毫米的材料可采用快速空冷。
冷加工材料应处于固溶热处理状态,冷加工量大时应进行中间退火。如果冷加工量大于15%,则需要对工件进行二次溶液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