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CPM T15钨系高速钢制造工艺对耐磨性的提升
## 一、粉末冶金工艺
1. **均匀的成分混合**
- CPMT15采用粉末冶金制造工艺。在粉末制备阶段,将各种合金元素(如钨、钒、铬、碳等)的粉末按照jingque的比例进行混合。这种混合方式相比于传统的熔炼工艺,可以实现更均匀的成分分布。例如,在传统熔炼中,由于钨等元素的密度较大,在液态金属中可能会出现偏析现象。而粉末冶金工艺中,通过机械混合能确保每个粉末颗粒周围都有合适比例的其他元素粉末,使得在后续烧结过程中形成的碳化物分布更加均匀。
-均匀分布的合金元素在钢中形成均匀的碳化物,在磨损过程中,这种均匀性使得各个部位都能均匀地抵抗磨损,避免了因局部碳化物缺乏而导致的快速磨损,从而提升了整体的耐磨性。
2. **细小的晶粒结构**
-粉末冶金工艺能够控制晶粒的生长。在烧结过程中,粉末颗粒在高温下逐渐融合,由于起始的粉末颗粒细小,形成的晶粒结构也相对细小。这种细小的晶粒结构类似于在化学成分中钒元素细化晶粒的效果。
-细小的晶粒结构使得钢的强度和韧性得到更好的平衡。在耐磨方面,当受到磨损应力时,细小晶粒结构不容易产生裂纹扩展,能够更有效地抵抗磨损,提高了CPMT15高速钢的耐磨性。
## 二、热加工工艺
1. **锻造和轧制**
- 锻造和轧制是CPMT15制造中的重要热加工工序。在锻造过程中,通过对钢坯施加压力,使内部的组织更加致密。例如,锻造可以破碎铸态组织中的粗大晶粒和碳化物偏析,使碳化物分布更加均匀。
- 在轧制过程中,细化晶粒并改善组织的方向性。经过锻造和轧制后的CPMT15高速钢,其内部组织更加均匀、致密,在磨损过程中,这种组织结构能够更好地抵抗磨损应力。例如,在切削加工时,刀具受到来自工件的切削力和摩擦力,均匀致密的组织能够防止局部的快速磨损,提高了耐磨性。
2. **热处理工艺**
- 淬火和回火是关键的热处理步骤。淬火过程中,通过快速冷却使钢形成马氏体组织。CPMT15中铬元素提高了淬透性,确保在淬火时能够获得均匀的马氏体组织。这种均匀的马氏体组织具有较高的硬度。
-回火过程则是对淬火后的组织进行调整,消除淬火应力并提高韧性。经过多次回火后,钢中的碳化物分布更加稳定,硬度和韧性达到较好的平衡。在耐磨应用中,这种平衡能够使CPMT15在承受磨损应力时既保持高硬度以抵抗磨损,又有足够的韧性防止脆裂,从而提升了耐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