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DIN标准1.3350钼钨系高速钢抗拉强度的方法
## 一、优化化学成分
1. **调整合金元素含量(在标准范围内)**
- **碳(C)**
- 碳含量在0.80% -0.90%之间。在满足其他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碳含量接近上限值。因为碳与其他合金元素形成碳化物,如WC(碳化钨)、MoC(碳化钼)、VC(碳化钒)等。更多的碳化物弥散分布在钢的基体中,能更有效地阻碍位错运动,从而提高抗拉强度。例如,将碳含量从0.85%提高到0.90%(在标准范围内),可能会增加碳化物的数量,增强对基体的强化作用。
- **钨(W)和钼(Mo)**
- 钨含量为5.50% - 6.75%,钼含量为4.50% -5.50%。在标准范围内适当提高钨和钼的含量,可以增加其形成的碳化物数量。这些碳化物具有高硬度和高稳定性,在受到拉伸载荷时能更好地抵抗基体的塑性变形,进而提高抗拉强度。例如,若将钨含量从6.00%提高到6.50%,钼含量从5.00%提高到5.30%(均在标准范围内),其形成的碳化物对基体的强化效果可能会增强。
- **钒(V)**
- 钒含量在1.75% -2.20%。适当增加钒含量(在标准范围内),可以形成更多细小、弥散分布且硬度极高的VC碳化物。这些碳化物能够更有效地阻止位错移动,提高抗拉强度。例如,将钒含量从1.80%提高到2.10%,更多的VC碳化物会对位错起到更强的钉扎作用。
2. **降低杂质元素含量**
-严格控制磷(P)和硫(S)等杂质元素的含量。采用先进的精炼技术,如真空感应熔炼(VIM)和真空电弧重熔(VAR)等,尽可能降低这些杂质元素在钢中的含量。因为磷和硫在钢中偏聚在晶界处,降低晶界结合强度,从而降低抗拉强度。通过减少杂质元素,可以提高晶界结合强度,间接提高抗拉强度。
## 二、改进热处理工艺
1. **淬火工艺优化**
- **jingque控制淬火温度**
- 1.3350高速钢的淬火温度在1210 -1230°C。要jingque控制淬火温度在这个范围内的zuijia值。例如,通过先进的温度测量和控制设备,将淬火温度准确控制在1220°C左右。这样可以确保合金元素充分溶解到奥氏体中,在淬火后形成的马氏体中含有足够的合金元素,从而提高抗拉强度。
- **选择合适的淬火介质和淬火方式**
-对于淬火介质,可以考虑采用分级淬火油或特殊的淬火介质。例如,采用分级淬火油可以在保证一定冷却速度的减少淬火应力。采用分级淬火方式,先在较高温度的盐浴中短时间停留,再进行冷却。这种方式可以细化晶粒,提高抗拉强度,降低淬火裂纹的风险。
2. **回火工艺优化**
- **严格控制回火温度和次数**
- 回火温度应严格控制在550 - 570°C,并且进行3 -4次回火。jingque控制回火温度可以使碳化物充分且均匀地析出和聚集。多次回火能够稳定组织,提高抗拉强度和韧性。例如,采用jingque的温度控制系统,确保每次回火温度的波动在±5°C以内,进行3次回火,可以使钢的抗拉强度达到较好的水平。
## 三、优化加工工艺
1. **锻造工艺优化**
- **合理选择锻造比**
- 根据钢材的原始尺寸和Zui终要求,选择合适的锻造比。一般来说,锻造比在3 -5之间较为合适。合理的锻造比可以有效破碎铸态组织,使组织均匀细化,从而提高抗拉强度。例如,对于直径为100mm的铸锭,通过锻造使其直径变为50- 60mm左右,这样的锻造比可以改善钢材的内部组织。
- **控制锻造温度**
- 控制锻造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一般始锻温度在1050 -1100°C,终锻温度在850 -900°C。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锻造,可以避免钢材过热导致晶粒粗大或者温度过低产生锻造裂纹等问题,保证钢材内部组织良好,提高抗拉强度。
2. **轧制工艺优化**
- **增加轧制道次**
- 适当增加轧制道次可以更充分地细化晶粒。例如,从原来的5 - 6道次增加到8 -10道次,可以使晶粒不断细化,从而提高抗拉强度。
- **合理控制轧制温度和压下量**
-轧制温度控制在合适范围,避免过高或过低。合理确定压下量,避免压下量过大引起应力集中。例如,轧制温度控制在950 -1050°C,压下量根据钢材的规格和设备能力在10% - 30%之间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