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防爆认证不合格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
电气部分整改
电路设计调整
能量限制:如果是本安型产品认证不合格,很可能是电路能量超出安全限制。需要重新评估和调整电路参数,如降低电源电压、电流,采用限流电阻等措施,确保在正常和故障状态下,设备内部释放的能量不会点燃爆炸性环境。
消除火花隐患:对于可能产生火花的电路部分,如继电器、开关等,要采取措施抑制火花产生。可以使用无触点开关、在电路中增加火花抑制电路(如RC 电路)来减少电弧和火花。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修正:按照防爆标准要求,不同的防爆类型和电压等级对应不同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若这部分不符合要求,要调整电路元件的布局,或者增加绝缘材料来增大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布线规范
防护措施加强:检查内部布线是否有防护不当的情况。对于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导线,应增加保护套或采用铠装电缆。并且确保导线连接牢固,避免因松动产生火花。
隔离措施改进:在有不同电压等级或不同防爆区域的布线中,要加强隔离措施。例如,将动力线和信号线分开敷设,避免相互干扰产生危险。
机械部分整改
外壳结构优化
强度提升:对于隔爆型设备,若外壳强度测试不合格,需要增加外壳厚度或采用更高强度的材料。也可以通过改变外壳形状,如增加加强筋等方式来提高外壳的抗压能力,确保能承受内部爆炸产生的压力。
隔爆面改进:隔爆型设备的隔爆面应符合表面粗糙度、间隙宽度等要求。如果隔爆面不符合标准,需要重新加工打磨隔爆面,确保其平整度和间隙符合规定,并且要保证隔爆面的有效长度满足要求。
防护等级提高:如果外壳的防护等级(如 IP等级)不达标,需要检查并修复外壳的密封结构。可以更换质量更好的密封垫圈,调整外壳的连接方式(如增加密封槽深度、拧紧连接螺丝的力矩等),防止灰尘和水进入设备内部。
部件连接加固:检查设备内部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是否牢固。对于在振动环境下可能松动的部件,应采用防松措施,如使用弹簧垫圈、双螺母或螺纹锁固剂等,避免因部件松动产生摩擦火花或影响设备的防爆性能。
温度控制整改
散热设计改善:如果设备因散热问题导致表面温度过高,不符合温度组别要求,需要重新设计散热系统。可以增加散热片的面积和数量,优化散热片的材质和形状,或者在设备内部设计合理的通风通道,利用自然对流或安装小型风扇来增强空气流通,带走热量。
热源隔离:对于一些发热量大的部件,如大功率电阻、变压器等,要与外壳或其他可能接触爆炸性环境的部分进行有效隔离。可以采用隔热材料进行包裹,防止热量传导到外壳表面,使表面温度升高。
其他方面整改
材料选型更换:如果产品使用的材料不符合防爆要求,如塑料外壳的阻燃性能不足,需要更换为符合阻燃标准的材料。对于一些在爆炸性环境中可能产生静电的材料,应选择具有抗静电性能的材料来代替。
标识和说明书完善:确保产品的防爆标识符合标准要求,清晰准确地标注防爆类型、气体组别、温度组别等信息。对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修改,补充正确的安装、使用、维护和检修方法,特别是与防爆性能相关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