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的检测项目与检测标准如下:
安全试验
电气安全:接地电阻应符合 GB/T 5226.1要求,测量接地极与可触及金属部件之间的电阻,一般不超过规定值;绝缘电阻通常要求在动力电路与保护接地电路之间、不同相间等,绝缘电阻值不低于规定值;介电强度试验时,对电气设备施加规定的试验电压,持续一定时间,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机械安全:夹持力要达到规定强度,需使用专业的力传感器进行测量;防碰撞装置需有效防止碰撞,通过模拟碰撞试验进行验证;急停装置在按下时能迅速使机器人停止运行,检查急停按钮的响应时间和可靠性。
功能试验
按钮、显示、联锁功能:检查按钮、显示、联锁功能是否正常,各轴动作及指令动作能否准确执行,依据产品技术规格书和相关企业标准,各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动作准确、响应及时,无卡顿、失控等异常现象。
负载能力与抓取力:负载能力需达到设计指标,能满足实际工作负载要求,通过在机器人末端安装不同负载进行测试;抓取力要达到规定值,可使用力传感器测量机器人抓取物体时的实际力。
精度测试: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等应符合相关精度等级标准,如依据GB/T12642-2013,轨迹准确度和轨迹重复性等参数要在规定范围内,使用激光跟踪仪、球杆仪等专业设备进行测量。
环境条件试验
温度试验:工作温度下限试验一般将温度降至 0℃,至少保持30min 后通电运行 4 小时应能正常工作;贮存温度下限试验温度降至 - 40℃,至少保持 4 小时后贮存 4小时应能正常工作;工作温度上限试验温度升至 40℃,至少保持 30min 后通电运行 4 小时应能正常工作;贮存温度上限试验温度升至55℃,存放 4 小时后降至正常大气条件恢复 4 小时,外观等应符合要求。
湿度试验:工作条件下恒定湿热试验将温度调至 40℃,至少保持30min,并在 1 小时内使湿度达到 80%,试验时间为 48小时,在此期间通电运行,应能正常工作;贮存条件下恒定湿热试验将温度调至 40℃,湿度 93%,存放 24 小时,在大气条件下恢复 12小时,检查外观应符合产品标准要求,通电运行,应能正常工作。
振动试验:依据 GB/T 2423.10等标准,进行初始和Zui后响应检查、定频耐久试验、扫频耐久试验、Zui后振动响应检查,使用振动台模拟振动环境。
动力源试验
功率测试:功率需达到额定功率,且在运行过程功率波动范围应在规定值内,使用功率计等设备进行测量。
压力波动与温升测试:压力波动应不影响机器人正常运行,温升不能超过允许的温度上升值,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进行监测。
电磁兼容试验
抗扰度试验:包括静电、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雷击浪涌冲击试验、传导抗扰度试验、工频磁场试验、电压暂降试验等,依据GB/T 17799 等标准,工业机器人在电磁环境中应能正常工作,不受外界电磁干扰影响。
骚扰试验:进行传导骚扰、辐射骚扰试验,确保自身产生的电磁辐射也应在规定限值内,以保证其电磁兼容性。
可靠性试验
可靠性验证试验:依据 GB/T39266-2020《工业机器人机械环境可靠性要求和测试方法》等标准,对工业机器人进行可靠性验证试验,包括机械环境试验和可靠性试验,如振动、冲击、温度循环等综合环境应力剖面试验。
防护等级试验
IP 防护试验:依据 IEC 60529标准,对工业机器人外壳的防护等级进行测试,评估其对固体颗粒和水的阻隔能力,如防尘、防水等级的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