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化工油墨是通过树脂、溶剂、颜料及功能助剂等成分复合而成的功能性材料,广泛应用于包装印刷(食品、药品、日化)、电子印刷(电路板、标签)、工业标识等领域。其性能直接影响印刷质量、附着力、耐候性及环保安全性。通过系统化检测,可验证油墨的物理化学性能、印刷适性及有害物质限量,确保其符合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本文从检测项目、方法、仪器、成分、标准、周期及费用等方面,全面阐述化工油墨检测的关键内容。
二、检测项目
化工油墨检测主要涵盖以下项目:
1. 物理性能测试
· 粘度:旋转粘度计测定(典型值:500~5000mPa·s)。
· 细度:刮板细度计法(≤10μm为优)。
· 附着力:划格法(≥4B级)、胶带剥离法(无脱落)。
· 耐磨性:Taber耐磨试验(质量损失≤0.1g/1000转)。
· 干燥时间:表干(≤30分钟)和实干(≤24小时)。
2. 颜色性能测试
· 色差(ΔE):与标准色样的偏差(≤1.5为合格)。
· 光泽度:60°角光泽度仪测定(≥80GU为高光)。
3. 化学性能测试
· 耐溶剂性:乙醇、擦拭(≥50次无脱落)。
· 耐迁移性:食品包装油墨迁移量测试(总迁移量≤10mg/dm²)。
· 耐候性:紫外老化(QUV1000h,ΔE≤2)。
4. 环保与安全测试
· VOC(挥发性有机物):、乙苯等溶剂残留量(≤80g/L)。
· 重金属:铅(Pb)、镉(Cd)、汞(Hg)可溶性重金属(RoHS限值:Pb≤90ppm)。
· 多环芳烃(PAHs):16种致癌物含量(≤1mg/kg)。
· 光引发剂残留:UV油墨中TPO、ITX等残留量(≤0.1%)。
三、测试方法与仪器
检测项目 | 测试方法 | 检测仪器 |
粘度测试 | GB/T1723(旋转粘度法) | 旋转粘度计(Brookfield DV2T) |
细度测试 | GB/T6753.1(刮板法) | 刮板细度计(QXD0-50μm) |
附着力测试 | ASTMD3359(划格法) | 划格刀、胶带(3M600) |
Taber耐磨性 | ASTMD4060 | Taber耐磨试验机(Taber5135) |
色差测试 | ISO13655(分光光度法) | 分光测色仪(X-RiteCi64) |
迁移性测试 | GB31604.1(食品接触材料) | 恒温恒湿迁移池(Memmert HPP 110) |
VOC检测 | HJ2537(顶空-气相色谱法) | GC-MS(Agilent7890B-5977A) |
PAHs检测 | EPA8270D(GC-MS法)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Agilent 7890B-5977A) |
四、检测成分
化工油墨的主要成分及检测重点包括:
1. 树脂基料:
· 溶剂型树脂:聚氨酯、硝化棉(NC)。
· 水性树脂:丙烯酸乳液、聚氨酯分散体(PUD)。
· UV固化树脂: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
2. 溶剂:
· 有机溶剂:乙酸乙酯、异丙醇(VOC主要来源)。
· 水性溶剂:去离子水(环保型油墨)。
3. 颜料/染料:
· 有机颜料:酞菁蓝、联苯胺黄(色域广,但含重金属风险)。
· 无机颜料:钛白粉(TiO₂)、炭黑(C)。
4. 助剂:
· 流平剂:有机硅类(BYK-333)。
· 消泡剂:矿物油基(TegoFoamex 810)。
· 光引发剂:TPO(UV油墨固化关键成分)。
五、检测标准
1.
· ISO2836:油墨耐化学性测试方法。
· ISO2846:印刷油墨颜色标准。
· EN71-3:玩具用油墨重金属迁移限值。
2. 国家标准
· GB/T13217:油墨附着牢度测定方法。
· GB9685:食品接触材料添加剂使用标准。
· GB/T23986:UV油墨光引发剂残留检测方法。
3. 行业规范
· REACH法规:限制PAHs、塑化剂等有害物质。
· OEKO-TEXStandard 100:纺织品油墨生态安全认证。
六、检测周期与费用
检测项目 | 标准周期 | 加急周期(费用+30%~50%) | 费用范围(人民币) | 备注 |
物理性能测试 | 1-3天 | 1天 | 800-2000元/项 | 含粘度、细度、附着力分项收费 |
色差测试 | 1-2天 | 1天 | 800-1500元/项 | 含分光光度法及ΔE分析 |
迁移性测试 | 5-7天 | 3天 | 3000-6000元/项 | 按迁移条件(10天/40℃)定价 |
VOC检测 | 3-5天 | 2天 | 2000-5000元/样本 | 含GC-MS全套分析 |
PAHs/重金属检测 | 3-5天 | 2天 | 2500-6000元/样本 | 含GC-MS/ICP-MS分项收费 |
全项检测套餐 | 10-15天 | 7-10天 | 15000-40000元/批次 | 含物理、化学、环保检测全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