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的"财富陷阱"
在短视频平台和财经直播间里,上海某投顾公司的"首席分析师"们每天展示着涨停股截图和客户盈利对话,用"月末布局收益35%"、"私募内幕票"等话术精.准狙击投资者的暴富心理。他们先以9.9元低价体验课吸引目标,再通过伪造的"股友"账号轮番轰炸,晒出虚构的29800元服务费带来的"月入百万"神话。当受害者犹豫时,业务员会突然抛出"限时买一送一"优惠,甚至伪造领导特批文件,制造机不可失的紧迫感。
环环相扣的"杀猪盘"剧本
交费后投资者立即被移出"成功案例群",所谓的VIP服务变成机械推送的垃圾股。当出现亏损,公司会安排"更高.级别"的老师接手,以"行情波动"为由诱导追加98000元升级服务。有受害者记录显示,在缴纳12.8万元服务费后,跟随推荐操作反而亏损70余万。更狡猾的是,公司会开具正规发票、签订电子合同,利用"投资有风险"的条款规避法律责任,使受害者陷入维权无门的困境。
专.业话术背后的"概率游戏"
调查发现,这些投顾公司实际采用"概率筛客"的骗术:每天向不同客户推荐多只股票,将上涨的案例集中展示给新客户。所谓的"涨停预测"是挑选流通盘小的股票,配合群内托儿伪造的交割单。一位离职业务员透露,公司培训手册明确要求:"永远不保证收益,但要让客户自己产生高收益预期"。这种精心设计的话术陷阱,使得98%的客户在半年内会因严重亏损自动放弃服务。
维权困境与监管盲区
大量受害者提供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但维权过程异常艰难。该公司利用"证券投资咨询资质"作为护身符,将纠纷定义为"服务效果争议"。有律师指出,其行为已涉嫌《证券法》明令禁止的"承诺收益"违规,但行政处罚力度与受害者损失严重不匹配。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维权机构借此二次收割,前期收取"追损服务费"却无实质行动,形成黑色产业链。
血泪教训:投资没有"圣杯"
金融监管人士提醒,所有宣称"稳赚不赔"的荐股服务都是骗局。正规金融机构从不会通过群聊、直播荐股,更不会索取高额服务费。投资者应当牢记:如果真有天天涨停的秘籍,对方何必辛苦招揽客户?揭开暴富幻象的背后,是精心编织的收割网络。保持理性认知、学习基础金融知识,才是抵御骗局的根本之道。
如果你也有此遭遇,一定要及时联系我们(手机V信同号),弘睿法务助您追回被骗资金,我们郑重承诺:处理前期没有任何费用,不成功不收取任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