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出口食品的核心流程
出口流程
生产资质:企业需获得出口备案(如中国海关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
产品合规:符合进口国标准(如欧盟的EC No 852/2004、美国的FDA法规)。
检验检疫:由官方机构(如中国海关)进行检测并出具《健康证书》。
报关清关:提交发票、箱单、原产地证等文件。
进口流程
准入名单:确认食品是否在进口国允许目录内(如中国需查看《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名单》)。
标签审核:需符合本地语言及法规(如中文标签、营养成分标注)。
检疫审批:部分食品需提前申请许可证(如肉类、乳制品)。
口岸查验:抽样检测农药残留、添加剂等。
二、关键法规与标准
中国:《食品安全法》《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对进口食品实施“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制度。
美国:FDA的《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FSMA),要求进口商提交“供应商验证计划”。
欧盟:严格执行EC No 178/2002,要求食品可追溯性。
:Codex Alimentarius(国际食品法典)提供基础参考。
三、常见风险与应对
安全风险
微生物污染(如沙门氏菌):需加强生产环节卫生控制。
农残/兽药超标:选择合规原料,提前检测。
合规风险
标签错误:如未标注过敏原(欧盟要求14类过敏原必须标识)。
证书缺失:如缺少《卫生证书》可能导致货物扣留。
贸易壁垒
技术性壁垒(如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农残的苛刻限制)。
四、实用建议
出口前: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如、Intertek)预检,确保符合目标国标准。
进口时:选择信誉好的代理商,熟悉《进口食品境内进口商备案管理系统》。
动态关注:各国法规常更新(如中国2022年对俄罗斯小麦开放进口),需实时跟踪。
五、热门品类注意事项
婴幼儿奶粉:中国要求配方注册(市场监管总局审批),欧盟需符合EU No 609/2013。
冷冻海鲜:美国需HACCP认证,中国需核酸检测(部分时期)。
保健食品:进口到中国需“蓝帽子”注册,流程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