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碳产业园4路三相无线计量电表 嵌入式多回路电能表 AMC300L-4E3/4G ——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进,零碳产业园的建设如火如荼。能效管理成为产业园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AMC300L-4E3/4G嵌入式多回路电能表,专为零碳产业园设计。本文将从技术特性、应用场景、用户价值及市场前景多角度分析这款4路三相无线计量电表,探讨它在推动绿色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产品技术特点解析
AMC300L-4E3/4G是一款集成度高的嵌入式多回路电能表。其4路输入分别支持三相四线电能的独立计量,满足多回路用电监测需求。电表内置4G无线通讯模块,支持远程数据传输和管理,免除传统抄表的人工成本和误差风险。
多回路计量:4路独立三相计量,适合复杂用电环境。
无线通讯:基于4G网络,覆盖广,传输稳定,方便跨区域实时监控。
嵌入式设计:设备体积小,安装简便,适合多端口设计的电气柜。
数据:采用高精度采样芯片,支持电能量、功率因数、电压电流等多维数据测量。
安全可靠: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支持过载保护和防篡改设计。
零碳产业园应用价值
在零碳产业园里,电能的精细化管理是实现能源优化配置和节能减排的前提。AMC300L-4E3/4G帮助企业实现多回路电能独立计量,分析各用电设备和子系统的用电情况。通过4G无线通讯,管理平台能实时采集数据,及时发现异常能耗,提高维护效率。
分区域计量,助力碳排放核算的精细化。
远程监控,减少现场运维人员进场,降低能耗管理成本。
数据支持能效优化项目的实施和效果评估。
嵌入式设计简化电气柜布线,提升设备整体可靠性和美观度。
安科瑞的这款产品与零碳产业园绿色工厂、大数据监控中心、智能微电网密切配合,实现管理智慧化,提高产业园绿色发展竞争力。
从整体电力管理视角看——为何选择无线计量
无线计量相比传统有线抄表方式,显著节省布线成本,缩短安装周期。4G无线网络的广泛覆盖和高稳定性使得数据采集不受物理环境制约,适应复杂的园区分布和多变的建筑结构。
无线计量系统具备实时性高、错误率低的特点,有助于实现能源管理系统中的自动报警、用电趋势分析和负荷预测。这些功能不仅提升企业安全用电水平,为节能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细节决定质量——产品设计中的亮点
抗干扰能力强: EMC设计符合工业环境需求,避免电磁干扰引发数据丢失。
使用寿命长:采用寿命10年以上的高性能元器件,减少维修更换频率。
灵活的通信协议支持:兼容主流电力监控系统,实现软硬件无缝对接。
智能断电保护和数据存储功能,保障数据完整性。
这些细节体现了安科瑞对客户需求的深入理解,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用户信任感。
市场价格与性价比分析
AMC300L-4E3/4G单价为525.00元,定位于高性价比的工业级电表。以其强大的功能集成度及无线通信能力,比传统单一功能电表更具优势。综合考虑安装维护成本、数据准确性及系统扩展性,选购该产品是零碳产业园等大型项目的理想选择。
长期省下的人力及维护成本将远远超过初期投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
从行业趋势看未来发展
随着智慧能源管理和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能表正逐步向多功能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升级。AMC300L-4E3/4G符合这一发展趋势,不仅支持能耗监测,更有望在数据分析、用电预测及远程智能管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零碳产业园建设的重要电气基础,配备高性能电能表是推动绿色制造和智慧园区的必然举措。未来,安科瑞将持续优化产品性能,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解决方案。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零碳产业园4路三相无线计量电表AMC300L-4E3/4G,以其实用的技术优势、竞争力的价格和优质的客户服务,成为电能计量和智能管理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提升产业园的能源管理水平,还助力实现碳减排目标。选择这款嵌入式多回路电能表,是迈向绿色未来的一步明智投资。
| 成立日期 | 2003年06月23日 | ||
| 注册资本 | 25078 | ||
| 主营产品 | 无线测温采集传感器装置,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工业医用直流绝缘监测装置,UL认证导轨式双向计量多功能电表,开口式高精度电流互感器,汽车电瓶车智能充电桩,源网荷储充一体化管理平台,4G物联网工商业宿舍预付费电表,工商业能源能耗能效管理系统,CE认证阳台光伏储能防逆流WIFI电表 | ||
| 公司简介 | 公司简介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2012年在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286。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嘉定,是一家为企业提供微电网能效管理和用能安全提供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取得过各类专利及软件著作权700多项(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安科瑞现有研发工程技术人才500多人,聚焦用户侧能效系统和能源互联网,具备从云平台软件到终端元器件的一站式服务能力,形成了“云-边-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