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让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也早已成为专利、商标申请量第一大国。国家知识产权局7月9日上午举行的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却披露,2019年上半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商标注册申请量双双同比下降。商标注册成功率也同比下降。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是不是说明我国自主创新的脚步正在放慢,会不会危及我国相关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我们来看一下商标申请量下降的原因,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商标注册申请量并非越多越好,因为其中存在大量恶心申请的商标,甚至有个人和公司故意囤积大量商标用以牟利而非使用。比如,2018年度全国“申请人”商标申请量11位中,6家名不见经传的贸易公司位列其中,合计申请了超过3.2万个商标。其中两家公司,在一天时间里分别申请了5754、5061个商标,堪称奇观。这种短时间内批量申请注册的行为,完全背离了作为品牌保护的商标使用的初衷。不得不采取人为干预,商标注册申请量的下降正是人为干预的结果,其不但无害,反而有利于净化商标申请的大环境,有利于我国知识产权的应用和发展。
我们再来看一下,商标注册成功率为何也会下降。目前,我国超过千万件有效注册商标已接近商标用词的极限,企业寻找新的汉字组合来进行商标注册已有些困难。“组合好、寓意好、易记的商标资源越来越少,后面的人想申请的话难度就比较高了,容易因损害在先商标的权利而被驳回。
在几年前,企业想到的名字,基本都是可以申请注册的,现在的社会现状是,“抢先注册”风潮盛行,一个吸引人的名字几乎是45个类别都被注册了。近几年商标市场可谓是蓬勃发展,商标申请人在注册商标的时候,不再是单独一个类别的商标注册,而是进行全类注册,这样就在极大程度上控制了整个商标,杜绝一切被抄袭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想到特别好的商标,也只能无奈放弃了,谁让别人抢先一步呢。随着大家商标保护意识增强,近几年商标注册纠纷的大新闻给一些企业也进行了警示,选择注册商标的人越来越多,重名的商标也越来越多,近似的更多。无奈注册商标越来越难,成功率越来越低了。
如果发现有好的商标名称,恰巧符合自己的品牌定位,一定要马上注册。在打响品牌之后,再对这个商标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可以采取多个类别注册或者全类别注册的方式。总之注册商标一定要趁早,因为好的商标不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