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此次疫情大考,、行业协会、企业都意识到了疫苗冷链运输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20年7月份,《财政部、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关于下达2020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财社〔2020〕99号)中,明确加强疫苗冷链能力建设。2020年11月,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药商业分会成为全国医药类协会中首家宣布建立“医药应急配送体系”的行业协会集团则在2020年半年报中表示:“上半年全集团完成455个冷库建设,冷库面积达39,640.3平米,更新二、三级子公司的冷链设备,以使全集团冷链物流全面符合标准,为承接疫苗等冷链物流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很多快递物流类企业也深度布局冷链市场和医药物流产业等:沪乐物流和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药商业分会于2019年建立了覆盖全国大多数省份的”医药冷链物流专网“。沪乐医药也在全国合作共建医药三方物流企业,2021年1月19日,福建药监局发布公告:沪乐医药供应链(福建)有限公司符合开展药品第三方物流业务的条件和要求。
根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药商业分会的调研,我国规模性医药商业药企的配送业务以自有车辆配送为主,部分业务外包给社会物流企业进行远距离托运。有数据显示,药企的自有配送业务占比约为60%,另有40%的业务是由社会力量进行配送。2020年,我国医药企业自有配送车辆中,专业冷链车辆约为11000辆,比2019年的增长了24%左右。根据行业数据分析,医药冷链市场中使用比例高的车型集中在4.2m-9.6m区间内,尤其是7.6m-9.6m车型的市场使用率接近50%。
我国医药冷链物流产业技术需要提升
多年来,我国医药冷链物流产业是依附于传统的医药物流供应链产业的。在药企经营中,冷链产品的占比相对较小,冷藏库、冷藏车多是以补充性力量的形式存在。在社会物流企业中,从事普药类货运的物流企业占比较大,盈利性较低;专业从事医药冷链货品运输业务的企业较少,毛利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