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南地区强降雨,自然资源部在7月19日与气象部门及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进行会商,发布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派出了6个工作组,深入一线指导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调查排查,21日8时,自然资源部启动地质灾害防御三级响应,派三个工作组赴河南、河北、山西一线进行指导,并加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频次,指导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拉网式排查。截至目前,由于暴雨导致河南发生地质灾害灾情139起,险情427起,由于及时撤离人员,没有发生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对于后续,雨后地质灾害的防治不能掉以轻心。近几年来,自然资源部加强重大基础工作,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从28万余处增加到2020年底的33万余处,但仍有大量地质灾害隐患没有被发现,仍需开展大量艰苦的调查工作。我们也面临33万余处隐患点“看得住”的严峻考验。我们已经在2.5万余处隐患点安装试验了监测预警设备,覆盖面还不够,报警阈值和响应机制还在探索中。
为此,自然资源部党组反复研究,4月8日与相关部门联合召开视频会全面部署,一是年初将综合遥感识别技术应用到新一轮1:50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和重点地区1:10000调查工作中,力争多发现隐患,按照风险等级分类落实防治措施。二是推动专群结合,“人防+技防”的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加大普适型监测预警装备,研发与适用力度。目前,已经对46起灾情险情实现了成功预警预报,涉及1344名可能伤亡人员。三是与气象局签订深化合作协议,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由24小时拓展至72小时,留出提前量,提升预警精细化水平。四是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技术力量,5月初就向全国30个省派驻专家队伍,及时指导地方落实好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五是建立地质灾害防御响应机制,根据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区划和气象、地震等预测信息综合研判,提前快速反应,力争将防范措施落实到成灾之前。今年以来,我们已经启动4次防御响应,先后派出16支专家工作组赴地质灾害风险比较高的地区帮助指导地方开展防御工作。
目前已经进入“七下八上”地质灾害高发期,也是地质灾害防治关键时期。我们面临北方大面积强降雨和南方局地短时强降雨引发大量地质灾害的严峻考验。近日自然资源部党组多次研究部署,调动技术力量,利用一切技术手段,动员自然资源系统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紧盯南北两线强降雨区,重点做好大面积降雨区和局部短时强降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二是在已有长期驻守各地专家的基础上,再增派205名技术专家到各省地质灾害防治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动员自然资源部技术支撑单位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加强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充分发挥推广适用的2.5万余处监测预警设备的功能,对灾情险情及时预警、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三是加强一线应急处置,要结合降雨趋势和滑坡、泥石流的前兆,加强现场分析研判,对可能发生的灾情险情要及时向地方政府提出撤离人员避险的建议。四是加强雨后排查。严防强降雨之后发生次生地质灾害,尽全力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Zui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