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电商作为一种基于社会化移动社交而迅速发展的新兴电子商务模式,自2013年出现后连续五年高速发展,在政策加码中,社交电商更是如火如荼。
随着中国社交电商**股云集在美国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这也标志着社交电商们将迎来“春笋”般爆发,以每日一淘为代表的**梯队社交电商们,看到了晨曦,也看到了挑战。内容、IP、社群、渠道,如何变现成为自媒体时代*直接刚需。
那么究竟是什么促成了社交电商的繁荣?社交电商有哪些发展和运营模式?本文小亚将就这些内容与大家进行一些探讨。
说到*早的社交电商,其实就是那些依靠微博爆发的博主们,通过“晒日常生活用品”、“评测好物”等吸引粉丝,打造属于自己的私域流量,从而来卖货。
后来,出现了微商,类似于发微博的形式,他们只需通过发朋友圈,并进行简单的产品描述,产品体验,就能轻松吸引亲朋好友,实现销售与获利。
到如今,社交电商成为了公认的风口,玩法越来越丰富,覆盖的人群也趋于广泛,已经很难用特定的某类人群来界定了。
光从字面意思来看,社交+电商,即通过社交关系获取流量,来完成商业变现的过程,通过重视用户的社交关系,来打造以“人”为核心,社交媒介为“场”的零售新模式。
对商家或平台而言,社交对电商的本质价值就是利用去中心化的方式获取低成本流量,实现用户带来用户的裂变式增长。
从社交电商的链接方式可以分为:关系型链接(社交团购模式、二级电商分销模式/社区团购模式)、内容型链接(UGC、PGC等),从社交电商品类和用户定位来看,可以分为垂直型和综合型。
1. 前提:传统电商+技术的成熟
以淘宝为代表的传统电商兢兢业业干了15年,对国人线上购物的影响之深远是毋庸置疑的。
前期已经做好了用户教育的工作,shopping-online已经是主流的购物方式,哪怕对三线往后的下沉人群,也都不再是新鲜事物。
支付方式和供应链的发展和成熟,也为社交电商提供了必要条件。
2. 导火线: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消失
目前,在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的战斗中,流量红利早已消失殆尽。
成熟平台依赖传统漏斗模型难寻增长,获客单价持续飙升,发展遇到瓶颈;中小平台在夹缝中艰难捕获流量,竞争乏力,难觅出路。
而社交电商提供了获取流量的新思路,充分利用了用户的社交关系,将传统的倒三角获客漏斗反过来,打造金字塔型的获客模型,相对轻松的实现流量自增长。
3. 基础:社交平台(微信)的繁荣
今年3月,微信公布月活用户首次突破10亿,是电商巨头淘宝的2倍有余。
小程序的入场又使得服务和电商在微信的落地变得更加容易,这一切都为以“人”为核心的社交电商提供了新切口,使社交电商生态形成良性闭环。
4. 根本原因:用户消费行为的变化
层出不穷的新产品带来了快速迭代的娱乐方式和信息获取方式,用户在手机上的行为越来越碎片化、多元化,这种变化使得这届用户“见多识广”,追求个性化、追求与众不同,热衷于在社交软件上分享和获取信息。
而用户行为的变化无疑会带来商业模式的变异,用户在哪,需求在哪,商机就在哪。
1. 自由职业化
社交电商本质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和影响力,互相传播,推荐商品。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化社交平台会为社交电商从业者在客服、配送、内容、IT系统、培训等方面赋能,这样一来社交电商从业者的门槛大大降低。
将来会像美国一样,有更多的自由社交电商从业者加入进来,上直播平台、写原创文章带货、基于自身的人脉关系链卖货等。
2. 用户、社交电商从业者、社交电商平台会在更多的业务活动环节参与价值创造
用户、社交的电商平台、社交电商从业者跟品牌商、供应商形成一种超越简单买卖的关系,互相信任,共同参与价值创造的业务活动环节。
还会基于各自的资源能力不同,在生态系统内重新匹配业务活动,使得*具有资源能力的角色从事*合适的业务活动,进而形成新的合作机制和一体化关系。
3. 新技术开展精准定制
未来的社交电商会基于大数据、云计算来绘制消费者画像,进而根据需求洞察开展精准营销和精准定制,提升生态系统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4. 社交电商平台企业的盈利多元化
随着社交电商的发展,社交电商平台的盈利来源将变得更加多元化:产品差价、会员费、广告费、第三方利益相关者收入、供应商的上架费等。
5. 基于社交电商生态系统的资产结构和现金管理重构金融结构
在生态系统视角下,审视资产结构、现金创造、现金管理、资金筹集、资产配置等重要的价值环节,进而重构社交电商生态系统的金融结构,会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价值增值。
6. 线上和线下融合
随着语音图像识别、LBS、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大规模应用,社交电商也会由于消费体验、供应链效率、消费场景衍生等变革进而促使线上和线下加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