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EM232CN数字量AI/AO模块
动按钮I0.4,动力头的进给运动,工作一个循环后,使用这种编程方法时,不能将输出继电器的线圈与SET和RST指令并联,这是因为中前级步和转换条件对应的串联电路接通的时间是相当短的(只有一个扫描周期),转换条件满足后,前级步马上被复位,该串联电路被断开,而输出继电器的线圈至少应该在某一步对应的全部时间内被接通,应根据顺序功能图,用代表步的辅助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或它们的并联电路来驱动输出继电器的线圈,根据此原则可以设计出组合机床控制系统的梯形返回并停在初始位置,控制电磁阀的Q1.0~Q1.3在各工步的状态在以转换为中心的编程方法中,用该转换所有前级步对应的辅助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转换对应的触点或电路串联,作为使所有后续步对应的辅助继电器置位(使用SET指令)和使所有前级步对应的辅助继电器复位(使用RST指令)的条件。在任何情况下,代表步的辅助继电器的控制电路都可以用这一原则来设计,每一个转换对应一个这样的控制置位和复位的电路块,有多少个转换就有多少个这样的电路块。这种设计方法特别有规律,在设计复杂的顺序功能图的梯形图时既容易掌握,又不容易出错,其
实现图中I0.1对应的转换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即该转换的前级步是活动步(M2.1为ON)和转换条件满足(I0.1为ON)。在梯形图中,可以用M2.1和I0.1的常开触点组成的串联电路来表示上述条件。该电路接通时,两个条件满足,此时应完成两个操作,即将该转换的后续步变为活动步(用SETM2.2指令将M2.2置位)和将该转换的前级步变为不活动步(用RSTM2.1指令将M2.1复位),这种编程方法与转换实现的基本规则之间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用它编制
顺序功能图的梯形图时,更能显示出优越性。。应将M2.2的常闭触点与M2.1的线圈串联。根据上述设计方法和顺序功能图,很容易画出梯形图。例如,图1-28中的步M2.3为步M2.0的前级步,I0.0是两者之间的转换条件,将M2.3和I0.0的常开触点串联,作为M2.0的启动电路。PLC开始运行时应将M2.0置为ON,否则系统无法工作,将M0.0的常开触点与启动电路并联,启动电路还并联了M2.0的自保持触点。后续步M2.1的常闭触点与M2.0的线圈串联,M2.1为ON时的M2.0的线圈“断电”。某一输出量仅在某一步中为ON(如Q0.2和Q0.3),可以将它的线圈与对应步的辅助继电器的线圈并联。如果某一输出继电器在几步中都为ON,应将各有关步的辅助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并联后,驱动该输出继电器的线圈,根据此原则设计出的梯系统的全面描述开始,画出更详细的功能表图。子步中还可以包含更详细的子步,这使得设计方法的逻辑性更强,可以减少设计中的错误,缩短总体设计和查错所需要的时间。根据顺序功能图,可以采用多种编程方式设计出梯形图。下面介绍常用的启保停电路设计方法和置位、复位指令的梯形图设计方法。设小车在初始位置时停在左边,限位开关I0.1为ON。按下启动按钮I0.0后,小车向右运动(简称右行),碰到限位开关I0.2后,停车于该处,3s后开始左行,碰到I0.1返回初始步,停止运动。根据Q0.2和Q0.3ON/OFF
态的变化,一个工作周期可以分为左行、暂停和右行三步,还应设置等待启动的初始步,分别用M2.0~M2.3来代表这四步。启动按钮I0.0、限位开关I0.1、I0.2的常开触点和T37延时接通的常开触点是各步之间的转换条件,其顺序功
1)使用启动—保持—停止电路的PLC顺序控制梯形图设计方法
启动—保持—停止电路简称启保停电路,它仅使用与触点和线圈有关的指令,任何一种PLC的指令系统都有这一类指令,这是一种通用的设计方法,可以用于任意型号的PLC。
转换条件是与转换相关的逻辑条件,转换条件可以用文字语言、布尔代数表达式或图形符号标注在表示转换的短线旁边。转换条件X和X分别表示在逻辑信号X为“1”状态和“0”状态时转换实现。符号X↑和X↓分别表示当X从0→1状态和从1→0状态时转换实现。使用*多的转换条件表示方法是布尔代数表达式,如转换条件(X0+X3)·C0。
在功能表图中用矩形框表示步,方框内是该步的编号。各步的编号为n-1、n、n+1。编程时一般用PLC内部编程元件来代表各步,经常直接用代表该步的编程元件的元件号作为步的编号,这样在根据功能表图设计梯形图时较为方便。
根据以上分析和被控对象的工作内容、步骤、顺序和控制要求画出功能表图。绘制功能表图是顺序控制设计法中*为关键的一个步骤。绘制功能表图的具体方法将在后面详细介
使系统由当前步转入下一步的信号称为转换条件。转换条件可能是外部输入信号,如按钮、指令开关或限位开关的接通/断开等,也可能是PLC内部产生的信号,如定时器、计数器触点的接通/断开等,转换条件也可能是若干个信号的与、或、非逻辑组合。图1-20中的I0.0、I0.1、I0.2均为转换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