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桑托斯(Santos)作为南美Zui大港口,是巴西重工业机械进口的 “主入口”,2024 年从中国进口的起重机、挖掘机、轧机等设备额达 45 亿美元,主要服务于当地矿业(占比 40%)、基建(35%)、制造业(25%)。这类货物因 “超重(单台 30-200 吨)、超长(15-30 米)、不可拆解” 的特性,普通集装箱无法承载,散货船成为唯一可行的运输方式 —— 通过 “中国港口(上海、青岛)— 桑托斯港” 的散货航线,全程约 18000 海里,时效 35-40 天,可一次性承载 1-20 台大型设备,单位运输成本较特种集装箱低 50%。
其独特优势在于:
运力适配:灵便型散货船(3-5 万吨级)可装载多台不同规格机械,甲板空间灵活分配(如并排放置 2 台 50 吨挖掘机);
成本可控:散货船按 “重量 / 体积” 计费,批量运输(10 台以上)成本较件杂货船低 20%;
全球网络:桑托斯港与巴西内陆铁路(如 “南北铁路”)衔接,可将设备分拨至米纳斯吉拉斯州(矿业中心)、圣保罗州(工业中心)。
全流程工程化管控
构建 “五阶段项目管理” 模型,确保运输万无一失:
设备参数采集(至厘米 / 吨,如某轧机长度 28 米、宽 6 米、重 180 吨);
船舶选型(根据设备尺寸选择 “带重型吊机的散货船” 或 “半潜船”);
绑扎方案设计(使用链条 + 钢缆 + 液压千斤顶固定,计算抗倾翻系数≥1.5);
航线规划(避开索马里海盗区、飓风多发带,选择 “中国 — 好望角 — 桑托斯” Zui优航线)。
某徐州工程机械企业运输 5 台 200 吨起重机至桑托斯,通过方案优化,船舶配载效率提升 20%,节省运费 80 万元。
前期勘测与方案设计:
组建由机械工程师、船舶设计师、物流规划师组成的专项小组,提供:
国内起运与装船操作:
在上海、青岛港拥有大件设备专用泊位,配备:
远洋运输与在途监控:
与中远海运散货运输(COSCO Bulk)、巴西淡水河谷航运(Vale Shipping)签订长期协议,船舶配备:
目的港卸船与内陆运输:
与桑托斯港务局、巴西本土物流公司(如 Wilson Sons)合作,提供:
合规与风险兜底
文件完备性:制作葡萄牙语版《设备清单》《原产地证》《熏蒸证书》,符合巴西海关 “单货相符” 要求,2024 年清关通过率 ;
保险与赔付:投保 “海洋运输一切险 + 战争险”,保价上限 2 亿元 / 船,货损赔付时效≤7 天,2024 年处理 1 起轻微碰撞事件,48 小时内完成定损赔付;
应急响应:与沿途港口(如南非德班港)签订紧急停靠协议,遇机械故障可临时检修,避免船舶延误。
增值服务与成本优化
监造与验收:可派驻工程师至工厂监造设备(确保符合出口标准),协助客户完成出厂验收;
租船优化:根据货量灵活选择 “整船包租” 或 “拼船运输”(1-5 台设备),拼船成本降低 30%;
关税筹划:利用中巴自贸协定,为客户申请 “原产地规则优惠”,部分机械关税从 10% 降至 0,2024 年为客户节省关税超 1200 万元。
当前市场格局与痛点
2024 年中国至巴西大件散货运输量达 80 万吨,同比增长 35%,但行业存在 “三高三低”:
我司凭借三大优势建立竞争壁垒:
与 10 家散货船东签订包船协议,旺季舱位保障率 ;
自有 “大件运输工程团队”(8 名持证工程师),方案通过率 ;
采用 “全成本透明化” 报价,客户满意度 96%。
门槛高、供给低:全球具备大件散货运输资质的企业不足 30 家,巴西桑托斯港的重型吊机仅 5 台,旺季卸船等待时间达 7 天;
风险高、保障低:远洋运输受海盗、气象影响大,80% 的中小物流企业缺乏应急处理能力;
成本高、透明度低:运费包含港口费、绑扎费、保险费等 10 余项,隐性收费占比达 15%。
未来三年发展趋势
随着巴西 “新基建计划”(2025-2030)推进,预计重工业机械进口需求将增长 150%,我司将依托工程化服务能力,成为中国重型装备出口南美的核心物流伙伴,打造 “中国制造 — 南美市场” 的海上动脉。
运力升级:2025 年合作引入 2 艘半潜船(承重 5000 吨),可运输超大型设备(如海上钻井平台),拓展深海矿业设备运输市场;
本地化服务:在桑托斯港设立办事处,招聘巴西籍工程师(熟悉当地法规),将卸船与内陆运输时效缩短 3 天;
绿色运输:与船东合作试点 “生物燃料散货船”,2026 年推出 “碳中和运输方案”(购买碳积分抵消排放),满足巴西 “绿色进口” 政策要求(2027 年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