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能耗管理成为各类单位关注的重点。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Acrel-5000能耗监测系统,针对水、电、燃气三大类能耗进行分类分项监控,可广泛应用于工厂、学校、园区、商场等多种场景,帮助用户实现科学、精细化的能源管理。
能源消耗种类繁多,各类能耗数据间杂,难以准确追踪和管理。水、电、燃气作为工厂和公共场所常用的三大能源,其使用情况直接影响整体能耗效率。传统的能耗管理通常依赖单一总量数据,难以分辨具体耗能环节,无法针对性制定节能措施。
Acrel-5000系统通过分类分项监测,能够分别采集水、电、燃气的数据,实现多维度分析。举例来说,在工厂中,电力可细分为生产线、照明和办公区域等,燃气可区分为生产用气和锅炉用气,水量可分为生活用水和工艺用水。这样细致的分类有助于查找能源浪费点,制定更具体的节能方案。
Acrel-5000能耗监测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灵活匹配不同场景的需求。核心功能包括实时数据采集、远程监控、数据统计分析和告警管理。系统支持多种通讯协议,方便与现有楼宇自动化或工业控制系统对接。
实时数据采集:通过安装多回路电能表、流量计等传感设备,持续获取准确的能耗数据。
分类分项统计:系统内置多维度统计模型,实现水、电、气能耗的细分和对比。
异常预警功能:根据预设阈值,及时提醒管理人员异常耗能和设备故障。
报表生成和分析:可导出日、周、月、年报表,满足节能管理需求和能耗备案。
远程监控支持:管理人员可通过PC或移动终端实时查看能耗情况,方便调度与决策。
1. 工厂:工厂生产环节能耗复杂,Acrel-5000系统可以细分到每条生产线或关键设备,帮助企业检测异常电力峰值,防止设备过载。通过燃气和水的分类监控,可有效管理生产工艺用能,降低能源浪费。
2. 学校:校园内供电、供水和燃气系统范围广,应用Acrel-5000能jingque监控教学楼、实验室、宿舍和食堂等区域的能耗。通过能耗对比分析,学校可实施差异化节能方案,如优化空调和照明运行时间。
3. 园区:办公楼宇和公共设施能耗互相影响,系统通过分类分项统计,促使能效管理更加透明。园区物业管理者能够远程监控多个建筑的能耗情况,实现能耗集中管理,提高物业服务质量。
4. 商场:商业综合体中,照明、电梯、空调和餐饮用能需求大,Acrel-5000系统实现不同业态分区监测,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运营能耗策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客户体验。
安科瑞电气在能源管理领域拥有多年经验,Acrel-5000系统在技术细节上体现出多项优势:
多协议兼容性:支持Modbus、M-bus、TCP/IP等多种通讯方式,适配性强。
拓展性强:系统支持分布式部署和无线接入,便于大规模场所分项监测。
数据安全保障:采用加密传输与多级权限管理,保障采集数据和用户信息安全。
自动水电燃气计量校验机制,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智能算法支持负荷预测,辅助管理者提前制定能耗调控方案。
能源费用是工厂和公共机构运营成本中的重要部分。Acrel-5000系统通过精细化管理,有效减少能耗浪费。实践证明,实施分项监测的单位平均能降低5%~15%的综合耗能费用,部分项目节约率甚至更高。
国家对节能减排要求不断加强,合规的能耗监测系统有助于单位实现绿色认证,提升社会责任形象,为企业和机构带来长远效益。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注重用户体验,Acrel-5000系统操作界面简洁明了,支持定制化报表和多终端展示,便于不同层级管理人员理解和运用。公司配备售后团队,提供系统安装、调试、培训以及维护等全方位服务,保障客户系统稳定运行。
随着能源成本的上涨及节能政策的推行,水电燃气分类分项监测系统成为企业和公共单位ue的管理工具。Acrel-5000凭借先进的技术架构和丰富的应用经验,能够切实满足工厂、学校、园区和商场等多样场景的能耗管理需求。
选择安科瑞电气的Acrel-5000系统,不仅是投资先进技术,更是迈向绿色低碳、提升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一步。期待更多单位通过科学的能耗监测,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 成立日期 | 2003年06月23日 | ||
| 注册资本 | 25078 | ||
| 主营产品 | 无线测温采集传感器装置,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工业医用直流绝缘监测装置,UL认证导轨式双向计量多功能电表,开口式高精度电流互感器,汽车电瓶车智能充电桩,源网荷储充一体化管理平台,4G物联网工商业宿舍预付费电表,工商业能源能耗能效管理系统,CE认证阳台光伏储能防逆流WIFI电表 | ||
| 公司简介 | 公司简介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2012年在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286。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嘉定,是一家为企业提供微电网能效管理和用能安全提供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取得过各类专利及软件著作权700多项(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安科瑞现有研发工程技术人才500多人,聚焦用户侧能效系统和能源互联网,具备从云平台软件到终端元器件的一站式服务能力,形成了“云-边-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