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国际玩具展览会
近几年,随着YouTube视频平台的崛起,催生了一批儿童视频网红博主如Ryan、Anastasia等,他们以做玩具开箱视频、玩具测评等内容起家,积累了大批用户。玩具公司看中了网红博主们巨大的流量和强大的带货能力,纷纷与其合作,推出网红IP玩具。如JUSTPLAY公司已推出多款Ryan’s World品牌产品。那么,网红IP玩具是门好生意吗?
1、推网红IP玩具,打造“双赢”格局
网红IP玩具的推出,对网红博主及玩具公司来说是“双赢”的合作。
一方面,网红博主手握巨大流量,需要变现的渠道。他们不再满足于只做玩具开箱,开始向产业链的上游发起进军,将自己在观众中的影响力转化成了品牌。
另一方面,YouTube热门儿童频道上聚集了大量的儿童用户,他们与成人消费者相比,品牌忠诚度更高,更容易被说服,乐于接受所喜爱的博主推出的产品。基于双方的需求,网红IP玩具的出现就顺理成章了。
近两年,各大玩具公司推出多款网红IP玩具,在美国玩具行业杂志《ToyInsider(玩具内幕)》发布的2019节日热门玩具推荐清单中,包含了3款网红IP玩具,如BONKERSTOYS推出的FGTeeV大hao复古电视手提箱,该产品基于YouTubeFGTeeV频道,外形是一个巨大的复古电视手提箱,里面隐藏着惊喜,包括可收藏人偶、GurKy火鸡毛绒玩具、软泥、贴纸等等。
成功案例:Ryan’sWorld
福布斯发布的2019年YouTube网红收入榜显示,8岁的RyanKaji以2600万美元(约合1.82亿人民币)收入登上**。他的频道Ryan’sWorld如今拥有2300万订阅者。在2018年7月底,Ryan Toys Review宣布与玩具公司BonkersToys、儿童娱乐公司Pocket.Watch合作开发 Ryan’s World品牌,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
成功案例:CollinsKey
在刚结束的2020纽约玩具展上,MOOSE TOYS公司宣布与YouTube频道“CollinsKey”合作,开发富有挑战性的玩具新品。“CollinsKey”频道在YouTube拥有2050万订阅用户,平均每个视频的浏览量超过2500万,其中包括DIY食品、煎饼艺术、古怪挑战、恶作剧等。
成功案例:Cute GirlsHairstyles
可爱女孩发型(Cute GirlsHairstyles)是YouTube上排名的发型设计频道,自从2009年开播以来,“可爱女孩发型”已经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积累了超过2500万的**。
玩具公司Jakks Pacific与M-STAR传媒合作,推出“可爱女孩发型”玩具,包括闪光发梳、发型样式套装、假发套装及工具套装等。
2、网红IP玩具的两大关键因素
1、与网红博主的受欢迎程度息息相关
目前,只有YouTube头部频道博主才能够进行IP化运营,推出自身品牌玩具产品。网红IP玩具的推出对博主的视频制作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红博主们需持续输出高质量视频内容,以满足用户多变的需求,进而保持频道的高人气。例如,Ryan’sWorld的内容方向近一年里越来越多样化,除了玩具开箱,也开始涉足儿童内容的其他领域,如儿歌和动画。
《Ryan Ninja kids Spy Mission》
2、玩具产品的研发与网红博主频道调性的需保持高契合度
网红IP玩具的研发,要与网红博主所在频道的内容调性相契合,只有保持较高的契合度,才能被其忠实**所接受和喜爱。
Tic Tac Toy是YouTube上的一个以2个小女孩为博主的玩具开箱频道,目前拥有400万订阅用户。2019年,TIC TACTOY与BLIP TOYS公司合作,推出XOXO FRIENDS可收藏玩具。
该系列有24个可收集玩偶,每款XOXOFRIENDS里内含8个“惊喜”,配有彩色可混搭的翅膀和其他可替换配件,较好契合了频道自身玩具开箱、惊喜体验的主题。
3、中国的网红IP化刚刚起步,仍需探索
近年来,随着优酷、腾讯、西瓜等视频平台以及kuaishou、**等短视频平台的崛起,也涌现了一批专做玩具开箱、测评的PGC团队,如小伶玩具、猫扎特玩具、玩具爱开箱等,也积累了大量用户,在IP化运营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
以小伶玩具为例,该频道2016年上线,视频内容为三个90后女生进行玩具的开箱、测评,到2019年5月全网订阅用户数已达2953万。
小伶玩具也结合自身品牌形象研发了相关少儿周边产品,仅包括学习用品、贴纸类、三人卡通形象的毛绒玩具,且仅在小伶玩具天猫旗舰店、微商城chushou,只能说是刚刚起步。
本土网红IP刚刚完成了人气积累,在产品开发、IP**合作上尚不成熟,但这些IP已经初具影响力,对国内的目标消费者来说更有亲和力,更容易拉近距离感。
小结:
网红IP玩具作为互联网视频平台兴起的产物,有利于玩具厂商抓住流量红利,更好地触达目标消费群体,中国玩具厂商或可学习和借鉴国外同行的经验,进行相关产品的创新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