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2017年的时候启动了地质灾害除险“安居三年”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静态的隐患点现在已经基本消除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也逐渐转为动态的风险管控。那么想请问,对于基层技术力量薄弱的地区,省自然资源厅是做了哪些举措来补足基层力量,能否介绍一两个此次梅汛期间的成功案例?谢谢。
陈远景: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也借这个机会感谢媒体朋友对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浙江是全国确定的十个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省份之一,在历史上我们浙江省也发生过重大的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
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也按照省委以Zui有力、Zui及时、Zui温暖的“三服务”为打赢“两战”提供坚强保障的要求,省自然资源厅首创开展了“千名地质队员驻县进乡”行动,让我们的地质技术人员带着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关怀,带着地质队员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也带着地质灾害防治的技术和装备,来着力补齐刚才记者朋友提到的基层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短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7月3日上午,车俊书记到省自然资源厅考察的时候,对“千名地质队员驻县进乡”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们开展“地质队员驻县进乡”活动有那么几个做法:
一个是强化服务理念,明确“三个去哪里”。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三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也作为我们自然资源人的一个必答题,以地质灾害高风险地区、农村山区人口集聚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为服务重点,根据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的结果,有针对性地部署地质灾害技术防范力量,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技术力量前置”这么一个要求,做到哪里需要,我们地质队员就到哪里去;哪里技术力量Zui薄弱,我们就把专家派到哪里去;哪里地质灾害防范的风险Zui高,我们就把地质技术专家派到哪里去。
地质队员“驻县进乡”也细化了服务措施,注重“三个结合”,主要把“专业调查、风险监测、应急处置、教育培训”落实到基层去,一是做到平战结合,也就是我们千名地质技术人员进乡村后,平时以风险隐患排查工作为主、急时以风险区隐患点巡查监测为主、灾害来临时以应急调查评估为主。二是做到专群结合。注重发挥专业技术特长,到基层开展专题培训、现场科普,有效提升基层群众的防灾意识,增强群众的识灾避险、自救互救能力。三是我们做到人技结合。地质技术人员进乡村之后,指导当地干部和一线的群测群防员熟练掌握“地灾智防App”手机操作系统,来提高我们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2020年以来,我们全体进驻基层的地质队员已应急响应1099人次,巡排查达到5747人次,应急处置436次险情,转移群众618人,地质队员到乡村之后科普宣传受众群众达到13541名,发送各种地质灾害宣传资料4067份。
为了提高服务效果,实现“三个快速”。今年我省梅雨期降雨量较往年超过两倍,上半年全省地质灾害发生数量根据各地上报的数量统计,达到了168起,跟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这个得益于我们地质灾害智防系统,和千名地质队员驻县进乡活动的技术支撑,实现了地质灾害风险的“快速研判、快速报告、快速处置”,成功避让了数起地质灾害,按照我们的统计,今年因为及时转移受灾点的群众,避免了90人的因灾伤亡。比如6月30日,衢州市开化县芹阳办事处桃溪村段家军屋后山体滑坡事件,滑坡发生的前几天,我们驻县进乡的技术人员在该区域排查时发现这个地方是一个风险点,布置了动态监测,判断滑坡裂缝已经成型,做出了预警。当地政府随即采取措施,进行了人员转移,Zui终避免了这个点的重大人员伤亡事件。在7月4号,杭州市富阳区大源镇勤功村也发生了泥石流灾害,但这个地方我们今年5月份省第一地质大队技术人员到这个点巡查的时候发现这里有隐患,把这个点列入到我们省的地质灾害新的风险防范区。7月4号,富阳开始持续强降雨,7号中午大源镇勤功村的干部他们的手机上就收到了我们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平台发布的黄色预警,他们立即上门倡导风险防范区里面的人员进行撤离、转移。下午3点,危险区内5户21人全部撤离。到了8号中午12点20分,这个地方就发生了泥石流,由于人员提前撤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应该说“驻县进乡”活动在今年梅汛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欢迎记者朋友给我们地质专家,尤其是在一线生产工作的地质专家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