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卡士酸奶某批次产品酵母超标60倍被查一事引发热议。标榜高端的卡士酸奶产品售价比同行高出不少,涉事产品更是每组售价(3瓶250g装)超过40元,不少网友对于其出现质量问题感到诧异。酸奶酵母超标原因何在?
超标60倍引关注
近日,据上海市场监管局官方微信号消息,2022年第7期省级食品安全抽检涉及5大类食品,包括:肉制品、乳制品、方便食品、糖果制品、蛋制品等。抽检样品共计508批次,其中合格507批次、不合格1批次。
不合格样品为卡士酸奶(苏州)有限公司生产,统一超商(上海)便利有限公司永新坊店销售的双歧杆菌C-I风味发酵乳。检测显示,该样品酵母检测结果为6000CFU/g,高于标准值100CFU/g的60倍。
据公告显示,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能将糖发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真菌,是一种天然发酵剂。酵母数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性指标。
酵母超标60倍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危害?北京大学食品与生物资源工程研究所博士后、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田维娜表示,在卫生部发布的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乳”(GB19302-2010)中明确规定了发酵乳的微生物和致病菌项目含量标准,分为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酵母和霉菌,以及乳酸菌数。其中,酵母和霉菌的标准是≤100CFU/g。农业农村部在2021年发布实施的“、乳与乳制品”农业行业标准(NY/T657-2021)中也同样提及了此标准。此次检测酵母含量达到酵母检测结果为6000CFU/g超标60倍,这么高的数值很有可能造成其他的微生物指标超标,随之而来可能引起发酵乳的理化指标(脂肪、蛋白质、非脂乳固体、酸度),以及发酵乳的感官指标(色泽、滋味、气味、组织状态)超标,这也有造成食源性疾病的潜在风险。
据公告显示,上海市场监管局已要求相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及时对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理,依法查处,督促企业履行法定义务,并将相关情况记入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问题可能出在冷链
造成酸奶产品酵母超标的主要原因在哪儿?
据上述信息公告显示,此次酵母超标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污染或者是产品存储、运输条件控制不当等。
卡士乳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此次抽检结果,卡士乳业高度重视,对消费者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已快速采取行动:、将产品留样送检部门,相关批次产品抽检发生在去年,该批产品出厂报告显示合格。经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苏州海关综合技术中心等机构检测均符合国家标准;第二、回访该批次产品的相关销售网点,暂未收到异常情况反馈;第三、针对储运与销售终端的排查,目前判断,酵母超标应为产品出厂后储存温度不达标所致。
田维娜认为,原料环节、冷链储运环节以及终端消费环节均有可能造成影响。原料环节方面,原材料污染是主要原因;冷链储运环节,主要是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不达标,或者包装出现问题,致使空气中的酵母落入发酵乳等原因。而终端消费环节主要是终端环境以及购买后存储的要求是否达标。从卡士事件可以看出,因为原材料的可追溯性,留样产品的检测证明,并非属于原料环节的问题。也就是说,冷链和供应链的达标与否是低温酸奶品质保证的关键性因素。
中国奶业协会原常务理事、广州市奶业协会会长王丁棉同样认为,对于指标达标,冷链的完善既是必要条件,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产品离开冷链时间过长、贮存温度不够低,或达不到要求、受到其他细菌感染、以及包装破损是冷链环节中存在或发生的主要问题。
冷链建设并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