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华先到暂养车间巡查。
何氏水产掌舵人、有着“鲈鱼大王”称号的何华先在一旁介绍,鱼会在温度为17℃左右的池中暂养,进入“半冬眠”状态后通过冷链运输“游”到全国各地。
历经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何华先已经成为佛山水产养殖行业的“排头兵”,引领水产流通产业链走上规范化、标准化之路。
1995年,何华先盘下广州一水产市场的档口,做活鱼买卖,主要销至武汉、长沙等内陆城市。刚开始时,何华先用飞机将鱼送给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但因为大商家的垄断,很多时候他只能等着抢别人剩下的舱位,甚至因抢不到舱位而损失生意。
图为何华先。
头脑灵活的何华先很快想到通过火车运输活鱼。这个想法在当时看来无疑是“异想天开”,在国内还没有成功的先例。一开始,他尝试将活鱼从广州运至长沙,铁路车程要12个小时,加上公路车程,整个运输过程需要18个小时。给运鱼箱充足了氧,但存活率还是不高。
“长途运输利润可观,但鱼的损耗也大,经常赚一单,亏两单,客户投诉率也较高。要想将南鱼北运的产业持续做强做大,就必须突破活鱼远程运输的技术难关,降低运输途中的损耗。”为此,何华先建立了科研专班,与科研院校开展合作,共同研究保鲜运输技术。为了掌握核心数据,他一次又一次地往返在京广线上,每一趟运输都是一次试验。
经过一年多的不断尝试,何华先不断积累经验,通过对运输过程中的运输方式、操作流程、硬件设备、温度、密度、气候等因素的全面把控,成功突破了长途运输对时间、空间的依赖,实现活鱼通过3000公里的运输距离仍有99%的存活率,这项技术获得了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3年,何氏水产采用更为灵活的汽车运输,此后,何氏水产的水产品越走越远。
“何总身上有一股韧劲,吸引着我们向他靠近、看齐。”何氏水产公共关系中心负责人王东坦言,每到关键时刻,何华先都能挺身而出,提出战略性、方向性、创新性的意见,让团队工作思路更清晰、方向更明确。
何氏水产预制菜加工车间内景。
2007年,广东何氏水产有限公司落户南海西樵。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何氏水产已经是集优质淡水鱼育种、养殖、收购、暂养、加工、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在何华先看来,成功之路必定是荆棘遍地的,只有积极、勇敢地翻越一座又一座山丘,不断创新、突破自我,才能迎接光明。
在何氏水产,大多数人说起何华先,总会提到“勤奋”二字。
在长期的实践中,何华先与养殖能人、农业专家为密友,以书店、实验室为学**战场,积跬步而至千里,斩获2020年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百佳新型职业农民、广东美新型职业农民等荣誉。何氏水产引进和提炼全球10多个国家的**水产技术,获得国家3项发明专利,3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
何华先正在筹划打造预制菜灯塔工厂项目。
在何氏水产预制菜研发车间,从活鱼三去、鱼柳切片、腌制加工、包装成袋、-196°液氮速冻锁鲜到成品,后进入自动化冷库,何华先对每个加工环节都了如指掌。他常常一待就是一两个小时,和研发团队探讨预制菜保鲜技术、腌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