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劳务派遣公司副总裁李跃章:灵活用工赋能共享经济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灵活用工正在更快适应社会变化过程中涌现的新需求。随着更多企业走上一带一路,灵活用工模式或将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对众多企业提供更好的助力。”近日,上海劳务派遣公司招聘公司副总裁李跃章先生接受《证券日报》专访,就灵活用工赋能共享经济等问题分享专家观点。
事关民生之本,就业成为今年两会上的一大热词。浦东劳务派遣公司工作报告谈到,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这是次把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
在上海劳务派遣公司副总裁李跃章看来,这释放出一个积极而又明确的信号,新就业形态在未来将得到更多的支持。灵活用工等用人方式或将打造新的就业范本,并以此改善就业形势,带来新的工作机会。
“在国际上有一个概念叫灵活用工渗透率,说的就是企业员工总量中通过第三方灵活用工的形式雇佣人数的比率,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的灵活度。”李跃章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根据WEC统计,渗透率高的国家在英国,2017年超过了5%,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渗透率则在2%至3%之间,中国目前仅在1.2%,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社交招聘渐成趋势
在李跃章看来,从当下环境来看,人才转型进度与企业转型进度之间的矛盾成为出现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具体来看,我国部分地区正在实现由大力发展制造业向发展科技创新企业转型。在这个过程中,相关企业对于新人才的需求也由生产线工人向现代服务业员工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一夜之间,东莞的工厂工人急剧减少,而新兴行业诸如快递、外卖以及互联网酒店等新兴行业出现了大量的用人需求,曾经的工厂工人大量转移到现代服务业中经济转型与传统求职偏好之间的矛盾亦为影响就业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李跃章谈到,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迅猛,政策层面的支持力度也非常大。“但从我国求职人员的就业观念来看,原来喜欢去外企,现在是喜欢去国企或者考公务员。而实际上现在民营企业正在出现更多的机会。”
至于如何改善就业形势,李跃章谈到,应改变就业观念,求职者可将目光放至公司乃至行业的发展而不是单纯关注公司属性;有的放矢加强培训,适应数字化经济时代所出现的新的岗位需求;随着政策扶持力度的增加,就业形势也将随之得到改善。
打破信息的不对等性亦为改善就业形势过程中亟待落实的一个问题。“其实我国市场上不乏优质人才以及优质就业机会,但很多情况下,人才以及就业机会之前的渠道尚未打通,双方很难彼此触及。”李跃章谈到。
我国的人才招聘渠道几经变化,由此前的传统媒体招聘,线下招聘会、到互联网化、公益性、再到目前出现了很多社交招聘的形式。在李跃章看来,其中社交招聘或将成为企业招人的重要趋势。
李跃章谈到,此前企业招聘是单向被动地等待简历,但如果通过社交平台,企业招聘就可以从被动的局面解脱出来,双向或者多向地去触及优质人才。例如,上海劳务派遣公司旗下的流量分发式招聘平台“可汗”,通过移动端媒体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增强企业与候选人的多维沟通和粘性。
“现在市场上基本处于抢人状态,并非仅仅是求职者找不到工作,企业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如果通过多向社交招聘的方式,员工以及企业相互了解的机会增加,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触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甚至促进更多样的商业交易场景实现。”李跃章谈到。
灵活用工助力企业变革
如果说社交招聘为企业招人提供了更高效的渠道,那么灵活用工将为企业用人模式提供新的范本。伴随着共享经济的到来,传统人力资源服务模式逐渐被变革,多元化的创新用工模式在重构组织与个人的关系中发挥着更大的效用,灵活用工正是共享经济催生下的产物。
李跃章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灵活用工主要分为三类,一为短期灵活用工,典型表现为第三方为企业中因孕产休假等临时性人员空缺进行补位;二为岗位外包,指企业对于前台、助理等支持性岗位的人员外包;三为业务外包,指企业将部分业务直接以BPO的形式交给人力资源公司进行管理。
李跃章谈到,短期用工的形式正在变得越来越适用于当下的社会环境。对于年轻人而言,灵活用工的模式给了年轻人更多自由的空间,“可以工作半年,出去旅行三个月,这如果在企业的传统雇佣模式下是做不到的。”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如果想要直接进入大企业作为正式雇员可能会很难,但通过灵活用工的形式,毕业新生经过培训也有机会进到国际企业工作,能够为其未来的就业发展提供支持。
对于企业而言,灵活用工不但能够及时为休假员工进行补位,还可以从多方面减少用人成本。“举例来说,一家公司可能会需要雇佣几十名助理,此类岗位培训成本高,且流动性大,如果将该岗位外包给第三方,不仅能够免去培训的麻烦,还能自如应对人员流失的风险。”
据李跃章介绍,上海劳务派遣公司自2006年开始前瞻性布局并推动灵活用工服务在华的发展,经过13年的深耕,目前已在人事、行政、财务等办公室岗位,以及上海劳务派遣公司上海劳务派遣公司、IT上海劳务派遣公司、零售、工厂等化岗位确立了行业标准及领导市场地位,年度管理及派出的全风险灵活用工超过10万人次。基于技术赋能,推出并升级灵活用工共享平台“即派”,通过技术与服务的深度整合,更加快速、便捷地支持企业破解人才招聘与管理难题。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灵活用工正在更快适应社会变化过程中涌现的新需求。随着更多企业走上一带一路,灵活用工模式或将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对众多企业提供更好的助力。